介紹過幾次總爺藝文中心,


本週又去走走,感受園區的冬季風情,


突然想起秋天時拍的這些照片。


在美麗的紅樓後方有一座防空洞,


洞前就是顏水龍的紀念館



 


顏水龍是台南人,有名的藝術家。



 


可能印象有誤,鴨子一直以為他是畫家,


但紀念館內都是竹編工藝作品,


看了簡介才知顏師是全方位的藝術家



 


其實鴨子的外婆世居山區,竹編也很在行,


童年時外婆就曾編過這種小畚箕讓鴨子玩耍。


可惜包括鴨媽都不會這項手藝,否則就可開班授徒




 


好美的花瓶




 


這種燈罩好有FU。




竹籃。




 


屏風:



 


網路資料:

顏水龍﹝1903 ~ 1997















  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,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。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,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、工藝美術的推動,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。顏水龍一生勤奮、執著,早年留學日本、法國。回台後,於 1933 年和陳澄波、廖繼春、李梅樹、楊三郎、李石樵等人創立了「台陽美術協會」。


  1936 年起,顏水龍在藝術方面的興趣開始轉向於工藝美術,直到七十四歲時,才見到他再度舉行油畫個展。


  1950 年起,顏水龍作畫逐漸趨於某些特定的題材,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創作是一大特色,他的山胞畫像、蘭嶼風景等系列,至今都膾炙人口,其後又以一系列台灣風景為主的作品呼籲環境保護問題,反應出他人文關懷的一面。這也和他提倡發揚本土藝術、保留民俗工藝的精神是一致的。


  顏水龍的原住民繪畫並非完全寫實,他多半用多層次平塗的筆觸、概念性的畫法來畫出皮膚部分;而衣飾則鮮麗多變化,其中以蘭嶼少女、屏東排灣族、山地門魯凱族婦女畫像更是他的最愛。從他的畫作中,我們見到質樸與堅毅的原住民特質與台灣文化的純淨。

arrow
arrow

    嘟嘟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