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假日的上午鴨子又外出趴趴GO!
做啥?
送陶作到柴燒窯寄燒啦!
家人說:別像雞母"請"來"請"去!
吼~!
啥是"請"來"請"去?
話說那天在山上看見牠們,
是鵝還是鴨子同胞?
前頭這隻對鴨子的鞋子很有意見,一直盯著不放。
啍~!
後頭這隻也引頸關切。
見鴨子拍照,前頭這隻作勢欲咬~!
嘿~!咬不到,耶!你咬不到哦。
二頭有智慧的山羊在樹下打瞌睡,不理旁邊的爭端:
早睡早起身體好喔~
睏死啦~!
突然耳邊傳來嘰嘰聲。
轉頭一望,原來是母雞帶小雞。
這幅景象好多年未見了,來給它跟拍。
一窩小雞跟著媽媽走入坡邊。
母雞舉起右腳往後撥了撥,又換左腳也撥了撥,
將泥土及落葉翻開來,好讓躲在裏頭的小蟲們現形。
小雞們趕快上前啄食,
厚厚,原來裏頭有好料。
鴨媽說:你們看,雞母在"請"了,一直"請"......
這才知曉這就叫: 雞母在"請".
所以哩, 下回如果東翻西找,
左一下右一下地忙碌,就像是雞母啦~!
許多俚語原來是源自於農業生活觀察。
山壁上一尾"豆釘"在假仙。
好像在說:
鴨子不要走來走去,東拍一張西拍一張啦,不然會很像雞母喔~!
管人家!人家要像雞母不行喔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